欢迎访问西安俊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服务咨询热线:
15091775617
15091775617

从争相踏入到纷纷逃离的建筑业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0/3/23 关注次数: 二维码分享

从争相踏入到纷纷逃离的建筑业

 

 

 

建筑业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锤炼,经历了缓慢发展、高速发展、调整发展和稳步发展四个阶段,从解决剩余农村劳动力开始,整个建筑业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支柱性产业。到如今缘何面临着发展的困境,难于突破,科技创新力量薄弱等瓶颈。

01

改革开放三十年建筑业的那点成绩

1、建筑行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建筑业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保持在较高水平,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建筑业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为社会稳定作出了努力。

 

2、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市场不断拓展。通过结构调整,建筑业部分龙头企业逐步从单一的房建,开始注意向大建筑转移,专业工程承包能力得到了加强。

 

3、建筑市场秩序不断规范。全行业加强了民工学校建设,建立了欠薪保障机制,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与此同时,法规体系不断健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建筑市场秩序不断规范。

 

4、各级主管部门纷纷推进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安全监督、原材料检测监督、文明监督、扬尘监督、民工工资监督、工程款专户监督等等,一切都是为了使各项管理逐步规范而设立,但整个行业似乎越监管越突显颓势。

 

 

02

建筑业面临的表面问题

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巨大,存在着市场经济形势的挑战与行业自身建设内功不足的双重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集中度偏低。行业整体形态表现为低、小、散。全行业缺乏综合整合能力,资质结构的不合理,进而使竞争更趋于无序。

 

2、专业经营广度不足。建筑业以房屋建筑为主要市场,占总量的80%左右。铁路、公路、桥梁等专业工程和房屋建筑工程所属的专业工程的总量仅占20%,专业经营广度不足使建筑业长期处于低端市场。

 

3、营改增的冲击,营改增之后,建筑行业的整体税负上升。大部分包工头根本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对进项抵扣造成了困难,面临的增值税负也会上升很多。本来就利润微薄的包工头,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退出建筑市场。

 

4、建筑工人实名管理制度,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实现建筑工人公司化管理。包工头带一批人就能干工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建筑工人须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包工头模式基本会被取缔,包工头模式将渐行渐远……

 

5、建筑原材料价格波动巨大,出现垄断局面,使得下游的建筑业雪上加霜,盘剥仅存的那点利润。

 

6、建设单位拖延支付工程款更是行业乱象,对建设单位付款至今没有相关的法规去约束,反而更多的法规来约束施工单位未按时支付。

 

7、人口危机是建筑业面临的痛点,年轻人已经远离建筑业,年长的工人退休在即,这种青黄不接的局面已把建筑业推向生死局,而相关的学院更是培养了那些只管理不干活的人员,所以工程上管的人越来越多,干活的人越来越少。

 

03

建筑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建筑业远低于中国工业平均水平,应属第二产业中利润率很低的行业。

 

 

 

从图中可以看出,同行业内相比,中国特大型建筑企业赢利水平远低于国外大型建企,同时也远低于国内整个行业水平;这样利润低下的行业在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竞争却愈趋激烈,企业数量越来越多,非但没有企业退出转移到其他行业,相反,特级、一级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威胁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企业要求改变清单报价招标政策,好是回到定额计价制度;住建部为控制总承包企业数量,遏制恶性竞争,出台新《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意欲减少特级资质企业数量。企业的愿望和政府主管部门调控政策能达到目的吗?造成这样状况的原因到底又是什么呢?

 

1、问题表象

 

一是产能过剩,二是生产方式落后。产能过剩造成业主方压价、企业间恶性竞争。生产方式落后意指在整个产业链中,被业主、设计方等利润分割太多,留给施工单位的太少了,大家要求政府来改变现行行业体制。

 

这就很有必要深究一下,问题表象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出路又在何方?

 

2、真相

 

建筑业作为一个高危和高风险行业,获取这么低的利润是十分不合理的。一方面大家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又有越来越多的行业新人和新企业往里挤,一个工程几十家、上百家企业竞标打破头。建筑行业利润比其他行业低很多,风险又大很多,产能过剩却越来越严重,这不符合一般经济学规律:水往低处流,钱往高处走。真相是什么?

 

真相一:企业利润低,项目利润高

 

现在所谓的行业利润低,大家的说法和统计数据反映的是企业总部利润低,实际上项目利润应该不低。

 

由于国内建筑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落后,无法进行集约化经营,大多数民营建筑企业和越来越多的大型国营建筑企业采取项目承包制的方式作为项目数量和地域扩张的主要手段。这种简单粗放的企业运营模式的结果是大量利润留存在项目上。

 

而项目承担全部的责任。企业总部每个项目总共才收取1~3个点的管理费,管理费开支完,有的项目还要帮忙揩屁股,一年下来就不可能高利润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总部拿低利润就是正常的了,项目留取高利润也是应该的了。

 

真相二:企业和项目的利润都低,项目成员或分包供应商利润高

 

这也是企业管理能力不强的典型现象之一,富了和尚穷了庙。企业的各级单位都没挣到钱,项目上掌权的个人挣到钱了,分包商、供应商挣到钱了。

 

这种状况在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中更为普遍,民营企业中也不在少数。项目上利润漏洞很多,总部和项目部都对成本管控乏力,项目上到处跑冒滴漏。很为严重的是,在总部管控无力的情况下,项目掌权人员缺乏职业精神,为个人私利,对分包商、供应商放水,造成项目亏损。

 

真相三:总承包企业利润低,专业公司利润高

 

在整个行业利润低的背景下,行业细分市场却大相径庭,差别巨大,专业化公司利润率要高很多,说明专业化公司拥有更高的赢利能力,且资本市场对专业经营模式有更高的认可,但我们的企业却非常热衷于做大、做全、多元化,无心在主业或在某个领域做强、做专业、做品牌,导致利润低下。

 

总承包类企业数量众多,企业间品牌差异化小,缺乏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低价竞争就成了必然手段,低利润生存就成为行业常态了。

 

真相四:企业、项目、个人和分包商均利润甚低,但并非主流

 

道理很简单,这样的企业本身是不可能长期生存的,会自然解体,或转行,或被兼并、收购。市场经济规律决定了市场具有自然调节的能力,这样的企业和行业都不可能久存,并不需要我们去担心。

 

真正需要担心的是由于行业复杂度和企业管理落后导致的企业总部利润低下,利润流向项目、个人和供应商的情况,严重影响到了行业良性可持续发展。项目、个人、分包和供应商,拿的钱再多,不会成为行业生产的再投入,没有反哺到行业进步,对行业发展非常不利。

 

3、出路

 

当前我国建筑业实质上已成了一个“围城”。

 

从资金的角度讲,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建筑业赚钱,将并不足够多的资金投向房地产、建酒店和其他多元化产业,大幅减少了对建筑主业的反哺。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越来越多赚到钱的企业家、项目经理转身于其他行业,有经验的项目经理、企业家向外行出逃,大量没有经验、没有赚到钱的行业外人士涌入建筑业搞承包冒险,质量、安全和腐败问题层出不穷。中国建筑业的创新能力,几乎全用在设计招标规则和如何围标串标上,全国各地招标方法不下千种,围标串标技巧更是五花八门,这才是中国建筑业的悲哀,无怪乎建筑业一直是被整顿的行业。这种大量高水准人才外流,低水平人力资源较易入行的现状,对建筑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这些现象是很令人忧虑的,是我们行业发展的很大障碍。提升行业利润,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出路究竟在何方?

 

 

一是要研究行业发展规律,要让行业认识到问题的本质。

 

市场经济规律在建筑业究竟是如何发生作用的。行业领导、企业家穷于应付公关和各个出问题项目上的救火。整个行业缺乏真正的研究力量,让我们认清行业的本质和规律,采取有效措施。

 

二是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改变行业落后的计划经济思维。

 

企业家应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创新责任,放弃“等、靠、要”,建立“平民精神”的经营理念,依靠勤奋、管理创新获取平均利润,甚至高于平均利润。

 

行业环境固然不佳,谁能改变?谁来改变?

 

等待政府的产业政策救助,向房产、多元化发展,会丧失建筑主业的大好机会,建筑业大有可为,只是我们未能看清形势,房地产一时暴利,却终会有万丈深渊来临。救行业、救企业首先是自己。多反省自己,多练内功是正道。

 

三是大练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立行业壁垒。

 

当前行业的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说到底是行业门槛过低引起。如果筑高行业门槛,阻止有关系没能力的新进入者,依靠现存企业的自身势力,从品牌、技术、质量、成本多方面入手,提高竞争壁垒。大企业一定要突破规模不经济的怪圈,获得成本优势,才能打破产能过剩的格局,才能淘汰众多落后产能的中小企业,产业生态才能逐步进入良心循环。这样“挂靠承包”、“内部项目承包制”一定需要被“直营”代替。甘于拿点管理费,自废武功的经营现状需要被扭转。

 

要实现规模经济优势,建筑业一定要在信息化实现突破。一把手要把精力转到研究管理、研究信息化上来。利用信息化实现集约化经营,提升核心竞争力,建筑业利润率的提升指日可待。

 

建筑业的困局是四面楚歌,建筑业的出路是那星星之火,但更多的从业者会倒在那黎明前!

版权所有:西安俊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18013741号-1   网站地图   RSS    XML    陕西|西安|甘肃|兰州|青海|西宁|西安|  
地址: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五路MAX未来A座1510室  
联系人:李经理   全国咨询热线:15091775617  
工程售后部热线:15091775617   邮箱:272494007@qq.com
本公司主要从事陕西轻集料混凝土,陕西陶粒混凝土,陕西泡沫轻质土,陕西泡沫混凝土产品,欢迎前来咨询!  
个人二维码
在线客服
二维码 扫一扫更精彩
咨询热线:

15091775617